河 图 听 书
本期推荐图书:《半部论语教出好孩子》
作者:吴学刚
播音:微笑暖心
分类:家庭教育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扫码收听整本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活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付出全部的心血。
《论语》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指南针”。品读《论语》中的诚信、正直、宽厚、真诚、谦虚、律己、孝道、勤敏,掸落心灵上的尘土,重拾人性的淳朴,让孩子的头脑里装进中国伦理道德的精华和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立志、学习、修养、处事等方面受到启发、得到教益,求真、崇善、爱美,让孩子成长为正直谦逊、博闻广识、与人为善的人。
提升孩子的德行修养
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为一个教师,要坚守教育的基本职业底线,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远离只看重分数的功利性应试教育。因为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但知识却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中人、下愚,就因为这些差别,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因材施教,发挥孩子的特长,找出孩子的弱点,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优势和能力,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对什么样才智的学生就提出什么样的教学要求,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是总是嘴上说“你要多读书,这样长大后才有出息。”然而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一有时间就去打麻将,玩游戏,孩子天天耳濡目染,会喜欢读书才怪。只有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才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可以引导人发掘自身的潜力,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深刻、思维活跃。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孩子学习最有效的驱动力,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更多结合古人的智慧教育孩子的方法,敬请收听有声书《半部论语教出好孩子》。
编辑:叶丽婷